文字摄影来自杨舒冰。
刚抵达西必洛人猿保护中心(Sepilok Orang Utan
Rehabilitation Centre) ,入门票都还没有买,就见到这只可爱的人猿。我们运气太太太好了吧!
这只人猿大约8岁,刚脱离中心不久。虽然已经回到原始森林生活了,可它依旧常常回来这里探望“老朋友。
每一天上午10点及下午3点,中心会在平台上准备一些食物。一些“毕业新生Fresh graduates ”在森林中找不到食物时,就可以到这里吃。
到了喂食时间,豚尾猴常常会成群结队过来抢吃。虽然人猿的体型比它们大两三倍,可是人猿生性温和,一般上不会跟豚尾猴争夺食物,只会默默拿着他们要的食物到别处去安静享用。
边吃边做瑜伽,高手!但看来,食物味道不怎么合它心意。有趣的表情,哈哈!
经过当天的观察以及后来网上照片查寻,我发现这是人猿的“招牌动作”,很多人猿喜欢做这个悬挂式的“球形”动作。
经过当天的观察以及后来网上照片查寻,我发现这是人猿的“招牌动作”,很多人猿喜欢做这个悬挂式的“球形”动作。
来抢吃的豚尾猴越来越多了,所以这只人猿当机立断抓了把长豆赶快离开。
人猿的繁殖速度非常慢,这是导致它们频临绝种的其中一个原因。人猿宝宝出生后,人猿妈妈会一直照顾它的宝宝7-8年,直到它们能独立生存为止。这7-8年期间,他们不会与雄性人猿交配,生育另一个宝宝。
可是,当人猿妈妈因为森林陆续被人类开发而死亡,人猿宝宝就算当时有幸逃过一劫,它们也很难独自生存下去。
可是,当人猿妈妈因为森林陆续被人类开发而死亡,人猿宝宝就算当时有幸逃过一劫,它们也很难独自生存下去。
人猿保护中心在这里所扮演就是”幼儿园“的角色,除了照顾这些人猿孤儿,培训它们自立与求生的能力,然后协助它们回归原始森林继续生活。
这头人猿妈妈带着它未满一岁的宝宝回来“母校”。可能是带着孩子的原因,人猿妈妈比较难找食物。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,看到它母子俩一起回来,让他们非常高兴。真的很感动,尤其我们在现场观察这对母子的温馨互动。
这头人猿很想做超模吧!它走了一段“天桥”后,还在我们面前摆个“有形有款”的姿势让我们为它照相,哈!
在这里,人猿可以四处走动。但中心工作人员劝诫大家勿与人猿直接接触,因为这样人类与人猿都有机会互相传染病菌,对双方都不好。
来到这里观看人猿的心情是很矛盾的。因为看到很多人猿出现,我们固然是最高兴的,可是这也意味着它们缺乏或找不到食物;相反,看不到人猿出现,则表示它们不需要依赖中心的喂食,可以自立生存。
喜欢这篇分享=)
ReplyDelete这算不上一篇完整文章,只是我的心情笔录+照片说明^^
ReplyDelete完不完整没关系, 最重要动人心弦。
ReplyDelete